如何建构和培育水利行为文化
日期:2017-9-29
行为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积淀总结的对实践行为的理念、作风、规则、习惯的认知、传承、创新诸方面具有外显性文化形态的总和。水利行为文化的概念是由行为文化引申而来的,是行为文化在水利工作中的具体化,是指广大水利职工为主体的人群在防汛抗旱、水生态文明建设、买球赛的网站建设与管理、水利科学研究,以及学习生活、文化活动等实践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水利行业的精神追求、行为准则、作风意志、行为习惯、协作精神、职工素质等方面的动态体现。水利行为文化包括行业或单位行为,领导者与领导集体行为,先进模范人物行为,以及职工行为等文化现象;从水生态文明建设角度看,包括水生产行为、水消费行为、水生态道德行为等文化现象。
长期以来,对水利行为文化的研究是隐蔽在水利制度文化研究中的,买球赛的网站很少把水利行为文化作为水文化的一个独立子系统来研究,这是水文化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一个有很大提升空间之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都有规范人行为的作用,但两者也有所区别。制度文化是依靠通过外部的强制力来约束行为,而行为文化更趋近于通过贯彻一种价值理念来引导行为。两者相较,前者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力量,约束行为主体应该做什么;后者是一种内在的引导力量,它强调的重点是在认同价值理念的前提下,引导行为主体愿意做什么,从内在性上约束个人的行为。因此,把水利行为文化建设纳入整个水文化体系建设中,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和实践方向很有必要。
水文化怎么落地深植?水文化落地深植必须以“以水利实践为载体”,而水文化要作用于水利实践,又必须承担起抽象的文化概念与具体的实践活动之间的桥梁,这个桥梁就是水利行为文化。
水文化的落地不是一个单独的动作,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指由水利行业创制的水利文化理念(水利价值观),为行业内部职工和社会公众所认同并转化为相应的行为的过程。
一切文化都要通过行为文化才能由抽象化转化为实践,先进的文化理念都需要通过具体的行为才能付诸实践。因此,水利行为文化建设是水文化落地的关键环节。没有行为文化,理念和制度都是空谈。从这个意义上说,水利行为文化建设是“以水利实践为载体”的水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其意义十分重大。
建构和培育水利行为文化,具体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明确认识水利行为文化在水文化体系建设中的地位。按照文化的形态结构,水文化是由内向外的,由水利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4个方面共同构建的整体概念。在这个有机构成的文化层次关系中,精神文化是核心是灵魂,为其他的文化层面指引方向,是指导其他文化层面发展的思想源泉;制度文化是理念的延伸,对行为产生直接的规范和约束力;物质文化是人能看到、听到、接触到的水利具象的表现形式。但这三个文化层面都是通过行为文化来表现的。水利行为文化是水利核心价值观和水利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行为如果与理念和制度相违背,理念就成了空谈,制度也将是一纸空文;物质文化是行为的表现,有什么样的行为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物质文化。因此,在水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将行为文化作为—个相对独立的关注层,将行为文化建设作为水文化落地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是明确构建水利行为文化的关键步骤。首先,以构建先进文化理念为前导,用先进理念引导职工的行为。构建行为文化体系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价值理念问题。应吸收、借鉴先进单位的行为理念,并注意总结和提炼自己的行为理念,不断丰富对水利发展具有意义的行为意识,形成完整的、适用于行业或单位内不同对象和不同工作的行为意识体系。通过正确价值观引导、行为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的不断强化和修正,使职工自觉养成优秀的行为习惯,主动按照价值观的倡导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其次,以行为规范化为重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构建行为文化要善于发现与挖掘职工中好的做法经验,科学地将其升华为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执行的行为规范来推广实施。职工对行为文化有一个由认知到认同再到自觉实践,由不自觉到自觉、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因此,在加强理念引导的同时,必须建立一整套行为规范,来支撑价值理念体系,并起到约束行为的作用,使他们的行为活动自觉符合行业或单位的价值取向,通过把行为准则变为有形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规范,从而构建起完整的行为规范体系。再次,以制度强化为保障,塑造行为文化建设的环境。
行为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紧密不可分的,只有开展完善的制度建设,用完善的制度去规范人的行为,才有可能形成统一的行为文化。制度和行为规范体系的建设过程就是引导和塑造职工态度与行为习惯的过程。通过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构建起既有激励又有约束的良好机制,发挥制度机制对行为观念、行为实施的正向激励与负向警戒作用,从而激励职工开展行业或单位崇尚的行为活动,营造行为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不断推进行为文化建设。
三是明确培育水利行为文化的方式方法。首先在构建起的行为规范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引导使行为规范深入人心,使职工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自觉维护行业或单位形象,符合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彰显时代特征;要通过加强监督检查,促进规范的严格执行,用高标准、严要求使职工的行为强制入轨,以提高工作效能,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用榜样的力量引导职工行为。在建设水利行为文化的同时,也要充分重视榜样的作用。在不同岗位树立起优秀的典型模范,通过对模范事迹的宣传来激励职工,感染职工,推动职工行为的改善,促进水利行为文化的提高。
最后,构建与水利发展相适应的行为评价体系。通过对积极向上的行为的肯定和对消极腐朽的行为的否定来实施引导,是强化行为模式最为直接的方式。在建设水利行为文化的实践中,根据时代发展要求,结合实际,针对水利行业的各级领导、各种不同岗位职工的不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强化其激励与约束的双重作用。以此让职工明确该做什么、必须做到什么程度、没有做到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从而为广大职工遵循行业或单位所倡导的行为标准提供强大的驱动力并引导职工的行为(作者:彦橹)
没有下一篇了!